【案情】
蔣某為了推銷某美容產品獲利,謊稱自己曾是某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在其租住的房屋內開辦無證診所,發放宣傳單,對外宣稱自己能治愈各種皮膚頑癥,高價出售國家明令禁止的某有毒、有害致白、祛痘產品進行詐騙活動,共計騙取金額人民幣15800元。
【分歧】
對蔣某的詐騙行為該如何定性,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蔣某的行為符合刑法分則中關于非法行醫罪的犯罪構成,應以非法行醫罪定罪量刑。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
第二種意見認為:蔣某構成詐騙罪;
律師 ?解答: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從主體上來看,區分非法行醫罪與以行醫為名實施詐騙,非法行醫的主體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而行醫詐騙的主體既可以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也可以是合法執業的醫生。
第二,從主觀方面來看,兩罪都是故意,但是目的不同,非法行醫是通過行醫進行營利,而詐騙則是通過這種行為騙取他人的財產。
第三,從客觀方面來看,非法行醫的主要行為是行醫,就是說是以醫療行為為主要部分,而詐騙行為在客觀方面的主要行為并不在于行醫,而在于將他人的錢財騙到手,錢財到手之后行不行醫都沒有關系了,所以行醫并不是詐騙的主要行為。
第四,從客體來看,非法行醫侵犯的是國家對醫療衛生的管理秩序和就診人的人身權利,而行醫詐騙侵犯的主要是就診人的財產權利。
第五,結合本案來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辦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與非法行醫罪中行為人根本不懂醫療知識,卻號稱自己精通醫術,牟取就診人錢財的行為極為相似,但二者具有本質的不同。案中的蔣某謊稱自己曾經是某醫院皮膚科的主治醫師目的是為了推銷美容產品牟利,其對外宣稱專治各種皮膚頑癥,也是為了要高價出售國內禁止銷售的美白和祛痘產品進行詐騙活動。蔣某以虛構自己醫生身份的欺騙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財物,行為應當構成詐騙罪。
閱讀延伸;
? ? ?非法行醫行為具體包括哪些? ?
?怎樣認定非法行醫罪?
?非法行醫的處罰是什么,處罰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混同怎么辦
2021-01-04刑偵和經偵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