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犯罪時嚴重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同時也對國家的金融系統有嚴重影響。司法實踐中應該嚴厲打擊這種犯罪。本文就罪名的相關內容作詳細介紹。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
所謂變造貨幣,是指行為人在真幣的基礎上,以真幣為基本的材料,通過對其剪貼、挖補、拼湊、揭層、涂改等方法加工處理,致使原有的貨幣改變形態、數量、面值造成原貨幣升值的行為。如將50元面額的人民幣經過涂改變為100元面額的人民幣,或把一張50元面額的人民幣經過揭層加工后變為兩張50元額的人民幣等等,就都是變造貨幣的行為。
變造貨幣,從廣義上來講,應屬于偽造貨幣的一方式,因為經過變造的貨幣已不會再是起初真正的貨幣,而是一種以假充真的假幣,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兩者的行為方式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變造的貨幣是在貨幣的基礎上,對其所進行的加工與改造而使其增加數量、面值的行為,無論其如何加工處理,變造后的貨幣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存在著原貨幣即被加工對象的成分,如原貨幣的紙張、金屬防偽線、油墨、顏色、圖案等。其是一種在貨幣存在的前提下,由少量貨幣變為多量的貨幣的行為。而偽造貨幣則不同,它是從無貨幣到有貨幣 為。采用將一些非貨幣的物質材料經過一系列的諸如復印、影印、描繪等方法而使其變成貨幣的行為,有的偽造不需要使用貨幣,如利用報紙、繪畫、凹縮印本剪裁粘貼假幣就可不利用貨幣;有的雖然要利用貨幣,如用彩色復印機復印,用照相機拍攝而制成假幣等,但無論是利用貨幣還是不利用貨幣偽造貨幣,偽造后的貨幣都不會有原有貨幣的成分。再從產生和后果看,偽造往往可以成批大量地進行,但變造就難以做到,因此,前者產生的數量常常要比后者大得多,并且由于偽造利用的一般都是先進的技術設備,而變造行為則主要是依靠一些手工所為,所以,在逼真程度方面亦是偽造的要比變造的象得多。為此,將兩種行為分別規定為不同的犯罪,并據其社會危害性的大小規定不同刑罰,顯然有著其內在的必然性。
變造貨幣必須是數額較大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數額較大”的認定標準,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的構成運輸假幣罪的數額標準,即變造貨幣“總面值在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可視為“數額較大”。未達到以上數額的變造貨幣行為不宜以犯罪論處。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貨幣數額應該是指變造后的貨幣額,而不是變造前真幣的數額,因為對國家貨幣信理制度危害的顯然是變造的貨幣而非變造前的真幣。
偽造貨幣罪與變造貨幣罪有什么區別? ?
變造貨幣罪的客觀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