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法律規定的角度。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同時根據《解釋》第一條之規定“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該《解釋》并未將區分犯罪分子在逃跑時是否被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亦沒有規定犯罪分子逃跑時所處的訴訟階段,因此,被告人凌某逃跑后的投案自首,符合法律的規定。《解釋》第一條“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的規定,指的是投案后逃跑并沒有再次主動歸案的情形,并非表明投案后逃跑的行為都一概不認定為自首。因此,該案認定被告人凌某具有投案自首的情節符合法律規定。
2、從立法意圖的角度。我國刑法的自首制度,適用于一切犯罪,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促進案件的偵破與審判,另一方面促使犯罪的被告人能改過自新,不再犯罪。同時自首的被告人與被抓獲的被告人有著較大區別,自首的被告人是出于主動意愿向司法機關投案,其人身危險性較被抓獲的被告人較小。如果因為犯罪分子的外逃而不認可其先行存在的自首行為,勢必造成投案后逃跑但又具有再次歸案意愿的犯罪分子,不會再主動投案,這無疑與自首制度的立法意圖及精神相悖。試問法院對被告人凌某再次投案的行為,不認定為自首,繼而不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告人凌某還會再投案嗎?顯然,不認定自首情節不利于案件的偵破、審判及法律資源的節約。
3、需要提出的是,對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又自首的被告人適用自首的規定時,應與嚴格意義上的自首相區別,可從輕或減輕的幅度應相對減小亦可不從輕、減輕處罰,故不會產生鼓勵不具有投案自首情節的取保候審被告人逃跑后又主動投案的“怪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租房屋需不需要登記備案
2020-12-01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公租房要拆遷,補償應該怎么分配,各占多少才合理
2020-12-17政府有拆遷調解部門嗎
2021-01-13桐城農村拆遷安置房商品房有哪些區別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