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勞動法明文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和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但是現實生活中不按照規定簽訂合同的情況大量存在,這給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一定傷害。勞動者可以通過仲裁的方法處理勞動關系糾紛。那么解決勞動關系糾紛需要準備哪些證據資料?下面聽聽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解決勞動關系糾紛需要準備哪些證據資料?
《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2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二、確定勞動關系的三大標準是什么?
確立勞動關系的三大標準勞動者如果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當然好了,但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呢?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標準: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三、確定勞動關系仲裁的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對于2008年5月1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關仲裁時效和起訴的規定及適用《勞動法》。《勞動法》關于仲裁時效規定于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由此可見,雙方因為勞動關系不清引發糾紛,勞動者可以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解決勞動關系糾紛需要準備相關證據資料,用來證實和單位之間建立的勞動關系,包括工資支付憑證、考勤記錄和工作證等資料。如果勞動者不便收集相關資料,用人單位承擔舉證義務。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