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功減刑量刑標準是怎么樣的?
立功減刑量刑標準是對于立功情節,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一)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二)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二、立功的開始時間如何確定?
理論界與實務界似乎形成共識,即犯罪分子“到案后”方可成立立功。理由如下:
首先,明確規定了犯罪分子“到案后”有四種行為的認定為立功。
其次,法律之所以將立功的開始時間定在到案后,是因為犯罪分子實施立功行為是為了將功折罪,將開始時間定在犯罪分子已經知道所犯罪行被司法機關通過法律程序確認之后,即犯罪分子到案后,是最為適宜的。
第三,如果不采用“到案說”,而是將認定立功的開始時間前移至“犯罪以后”,會使刑法設立自首制度失去意義。因為立功和自首在從寬處罰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完全可以基于該理由,在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的同時繼續進行新的犯罪,由于具有立功表現,即使不投案自首,也可以在被抓獲歸案后獲得從輕或減輕處罰。
如何界定立功的開始時間,應以立功制度的立法理由為依據。刑法設立立功制度的根據在于:
一方面,被告人的立功行為有利于案件的及時偵破或者為社會帶來效益;
另一方面,立功行為反映出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降低,從而使刑罰的必要性減少。因為刑罰正當化的依據在于懲罰犯罪和預防犯罪,正如法諺云“因為有犯罪并為了沒有犯罪而科處刑罰”。
基于立功的立法依據,應當將立功的開始時間前移至“犯罪以后”,但如果在到案前,被告人又實施其他犯罪的,則其之前所實施的立功行為不構成立功。
理由如下:首先,被告人在犯罪以后實施的立功行為與到案后實施的立功行為,同樣有利于案件的及時偵破或為社會帶來效益;
我們國家對于犯罪行為需要綜合考慮各種情節來進行最終的定罪量刑,當然在這其中如果存在著法律當中所規定的立功的表現,可以減輕處罰。按照一定的標準,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不同的懲罰。
監獄減刑之后還能立功嗎
勸解同案自首算是立功么?
立功是從輕還是減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2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