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者即使實施了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能成為犯罪主體,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其刑事責任也要相應地適當減輕。在判斷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時,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影響刑事責任能力的因素:
一是刑事責任年齡。對刑事責任年齡作了如下規定:(1)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刑法理論稱之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即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刑法所規定的年齡是指實足年齡,而不是指虛歲。實足年齡以日計算,并且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
二是對于無責任能力的判斷,應同時采用醫學標準與心理學標準。即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前者由精神病醫學專家鑒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員判斷。
三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行為的時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認控制能力,就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反之,如果實施行為的時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該行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負刑事責任
四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五是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六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綜合上午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影響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素,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年齡,另一個就是精神狀態了。要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就需要在年齡和精神上同時達到標準,否則的話可能屬于限制刑事能力人,當然也有可能是無刑事能力人。這要區分具體的情況才能確定。
怎么界定醉酒刑事責任能力
認定刑事責任能力的標準是什么
怎樣區分刑事責任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現在軍婚需要單身證明嗎
2021-01-31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