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拘役緩刑限制自由嗎?
有人身自由,不過要受到相應的限制,也就是根據刑法第75條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管理。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二、緩刑條件
其一是被判處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法院認為暫不執行所判刑罰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
其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也就是說,適用緩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經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下,再考慮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現,認定其放在社會上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決定是否執行刑罰。如何準確把握適用,關鍵在于怎樣來認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審判實踐中,是否適用緩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由于“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沒有統一的考量標準,因而有的考慮被告人犯罪的情節和案發后的悔罪表現、受害人的態度等等,在認定悔罪表現方面也大都將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如自首、立功、從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贓退賠或賠償受害人損失、是否繳納罰金等作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將被告人不適宜監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一些與被告人相關聯的不合法的客觀因素作為適用緩刑因素考慮。
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觀意識,缺乏對被告人的平時表現的調查了解,忽略了對適用緩刑罪犯的監管、幫教、改造等客觀條件的考慮。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親屬為了能使被告人適用緩刑,免受監禁,表示愿意多交罰金、多賠償損失,以金錢的付出來體現被告人的悔罪態度,以至使之成為緩刑的交換條件;有些單位組織出于被告人親屬的種種關系,礙于情面,不切實際地亂出證明,一概證明被告人表現良好;有的幫教組織也停留在紙面上,形同虛設,少數幫教成員甚至不知道被幫教的對象等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緩刑不代表著案伯已經結束了,緩刑也是屬于判刑的一種,但這種服刑一般是在監獄外面執行,在緩刑的期間對于當事人的自由也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執法人員不同意去的地方,那么當事人就不能去,所以,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
拘役應該在哪執行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限制減刑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及處罰
2020-12-18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