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在什么時候不負刑事責任
目前我國刑事責任能力主要分為三級:
(1)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2)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3)無刑事責任能力。
我國刑法又對這三級刑事責任能力規定了不同的責任承擔。其中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輕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輕度精神病、精神發育不全、神經官能癥及病態人格的精神障礙者。
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上述刑法規定可以看出,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進行刑事處罰,既不同于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于完全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二、精神病人類別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 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并不是免罪金牌。雖然有些人是精神病人,但是其在實施犯罪的時候,精神狀態是正常的,并非處于發病的狀況下,那么就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只有在犯罪的時候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時候,其才不需要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刑事訴訟法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程序有哪些
精神障礙者怎樣進行刑事責任能力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