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刑法對于不同的案件均有明確的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釋放,那么,逮捕后釋放刑訴法是什么?刑訴法對于特殊情況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選擇暫時釋放保留候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刑訴法對此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刑訴法》
第六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刑訴法的規定依然體現著法中帶情的一面,總是盡量完善,盡量保障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及時是犯錯的公民,依然不會被法律放棄。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問題,也可以來咨詢我們的律師。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影響工資會正常發放嗎
2021-02-11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