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的概念及計算方式是什么
一、期間的概念
期間,是指法院、訴訟參與人進行或完成某種訴訟行為應遵守的時間。狹義的期間指的是期限,廣義的期間包括期限和期日。
期限,是指法院或訴訟參與人單獨完成或進行某種訴訟行為的一段時間。比如,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期限是7天,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間為15天。
期日,是指法院與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會合在一起進行一定訴訟活動的日期。比如,案件的開庭期日、案件的宣判期日等。
二、期間的計算
1.期間以時、日、月、年作為表示單位。
2.期間開始日,從有關的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接收了有關法律文書或訴訟文書的次日起開始計算。例如,當事人于2011年3月15日接到一審判決書,上訴期為15日,其具體上訴期為2011年3月16日至2011年3月30日,即2011年3月15日接受送達的這一天不計算在上訴期限內,而從次日2011年3月16日開始計算。
3.法定期間或指定期間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期滿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節假日是指國家法定的公眾節假日,如元旦、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及星期六、日等。不包括非公眾的節假日,如教師節和學校的寒暑假等。應當注意,法定期間或指定期間的開始日以及期間中的一些日期是節假日的,應當計算在期間內而不應從期間中扣除。法律?教育?網
4.訴訟文書的在途期間不包括在期間內。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無論人民法院收到訴訟文書是在原定的期間內還是超過了原定的期間屆滿日,均不算過期。該訴訟文書的交付日期,以該文書交郵時郵局在該文書郵件所蓋的郵戳上的日期為準。應當注意,法律規定的在途期間不計算在內的期間,只是指訴訟文書的在途期間,而不包括當事人為進行訴訟行為而產生的在途期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民事訴訟中期間的概念和計算方式”問題進行的解答,民事訴訟中的期間是指訴訟行為應遵守的時間,而期間的計算一般分為開始日期和結束日期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