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如何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認定
1、正當的宗教信仰與封建迷信的界限
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表現,而封建迷信是用以騙人的裝神弄鬼、古卦算命、畫符念咒等騙術。對于封建迷信不能視為宗教活動,應予以取締。尤其是神漢、巫婆利用封建迷信造謠惑眾,騙取錢財的,應依法予以懲處
2、正常的宗教活動與非正常的宗教活動的界限
非正常的宗教活動是指利用宗教活動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的行為,是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行為人干涉、禁止這樣的所謂宗教活動則沒有造成對法律保護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侵犯,而且是維護國家法律的行為,因此不構成犯罪。
3、從本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
根據本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手段。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剝奪宗教信仰自由罪。這里,“情節嚴重”是行為人構成犯罪所必不可少的客觀要件。所以,司法實踐中,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由于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或政策水平低所引起的一般侵犯他人宗教信仰自由權的行為,還是具有非法剝奪、干涉他人宗教信信仰自由的故意而實施的手段惡劣的或是危害結果嚴重的犯罪行為。這就需要嚴格依據法律的規定,來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具有構成本罪的全部要件,如有任一要件不符合,則不能認定為此罪。對于一般工作上的問題,可通過總結經驗、批評教育、向被害人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方式來解決;構成犯罪的,應該嚴肅執法,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4、本罪與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主體不同,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要求行為人必須具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而非法拘禁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所以,不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一定不能構成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2)犯罪的主觀方面,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為人明知自己是在非法剝奪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卻故意實施;非法拘禁的行為人則是明知剝奪他人人身自由是非法的行為而故意為之。兩罪行為人主觀上認識的內容不同,追求的結果也不同。
(3)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行為人除了對人身自由的直接限制、剝奪外,還表現為毀壞宗教設施、散播污辱性的言論等各種力式,非法拘禁罪表現為行為人拘留、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但都是直接作用于被害人的人身的方法。
根據規定,由于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只能是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因而一般情況下若行為人不具有這樣的特殊身份,但又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話,除非是可以認定為本罪的共犯,那通常都是不成立本罪的。另外,有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有所剝奪的,要求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不然也是屬于一般的違法行為。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犯罪對象的規定是什么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主體是什么?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