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被人告了怎么辦,應該積極應訴嗎
應積極應訴。被別人起訴到法院,為了更好地應訴,主要應該從以下3方面做好準備:
(1)委托辯護人
不管是被告人還是被害人,都可以依法委托代理人。被告人的代理人稱為辯護人;而被害人的代理人稱為訴訟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除了自己可以行使辯護權、陳述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兩人為辯護和訴訟代理人。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請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戚或者朋友來擔任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為自己辯護,幫助陳述意見。
(2)準備答辯
即使委托了辯護人,被告人仍然可以自行答辯。不僅如此,答辯的主要力量還是應該依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到辯護人身上,辯護人僅僅是個幫手,自己最熟悉自己的情況。這和辦其他別的事情一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來做,別人的幫助應當歡迎,但不能放棄自己的努力,自己要做好充分的答辯準備。為了更好地行使答辯權,首先要對訴訟程序有所了解,特別是對法院開庭的步驟有所了解。在法庭上,要經過調查事實、互相辯論、最后陳述等幾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被告人都有發言權,要抓住時機,把自己要說的話全說出來,而不能等打完了官司然后才想出理。在準備答辯的階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考慮是否可以通過和解的方式,使自訴人撤回自訴。按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以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訴。被告人如果確實有違法或者犯罪的行為,可以通過自我檢討、公開道歉、作出承諾、賠償經濟損失等形式,取得自訴人的諒解,如果能夠通過法院的調解,自訴人在自愿的情況下,撤回自訴,這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第二,要考慮是否可以提起反訴,自訴人如果是出于惡意,對自己進行誣陷、誹謗,這也是不允許的,如果構成犯罪,被告人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也就是讓自訴人當一回被告人。當然,提出反訴必須符合反訴的條件:即反訴的對象必須是針對自訴人,而且自訴人的行為確實構成犯罪;反訴的內容必須與本案有關系;反訴的案件必須符合自訴案件范圍。
第三,答辯要依法進行,也就是說,提出的答辯意見,要有法律依據。所謂答辯,無非是要說明自己無罪、罪輕,從而得到法院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刑事處罰。為了依法答辯,就要充分了解法院對案件作出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刑事處罰的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所謂法定情節,就是由《刑法》明確規定可以從輕處罰的情節。被告人進行答辯的時候,要想到自己的犯罪行為,具備哪些可以從輕處罰的情節,對這個情節,要充分講清楚。
第四,答辯的時候,除了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上述的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的情節以外,還可以考慮是否具備酌定的從輕情節。所謂酌定情節,是指刑法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是在量刑的時候,人民法院應當酌情考慮,對被告人如何處罰的情節。酌定情節,一般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一是主觀方面。就是從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目的、一貫表現、犯罪以后的態度等方面考慮。比如偶然犯罪要比惡習很深,劣跡很多的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以后自首或者老實交待罪行,要比拒不認罪的情節輕;犯罪以后能夠給被害人經濟賠償,要比犯罪以后逃跑的情節輕。
二是客觀方面。就是從犯罪的手段、犯罪的環境、侵害的對象和損害的結果等方面來考慮。例如,在社會治安情況比較好的時候犯罪,要比社會治安差的情況下的犯罪情節較輕:侵害一般人的權益,要比侵害孕婦、外國人的合法權益犯罪情節較輕等等。
總之,應對訴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法律事務的處理也是一項理論性、技術性都非常強的專業活動,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法律事務,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大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進入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婚生子可以落戶到男方家嗎
2021-01-18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