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述
2006年初,家住遼寧紫荊山村的劉某與妻子、兒子全家外出打工,便將自家6.8畝承包地轉包給鄰居張某年。雙方簽訂了簡單的轉包合同,合同約定:張某年每年支付轉包款5500元,支付時間為每年春節前;轉包期限15年,自2006年1月30日至2021年1月30日。其他未做任何約定。
2016年2月,因當地政府修建物流集散地需要,該6.8畝承包地中的3.5畝地被依法征收,按照所在市征收農村土地政策規定,征地補償款的80%由被征地農戶獲得。3.5畝地將獲得近11萬元補償款。劉某得知此事后,當即回來找到村委會,要求該筆補償款歸自己所有。張某年也找到村委會,認為被征收的3.5畝耕地實際使用人、管理人是自己,土地被征收后,因不能再繼續耕種被征收土地,實際損失人也是自己,因此補償應歸其所有。鑒于該筆補償款存在爭議,村委會組織雙方調解未果,暫時停止發放該筆補償款。該筆補償費應歸誰呢?
律師說案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9條規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該條法律表明,村民獲得承包田經營權后,作為承包地經營權人,將承包田轉包給他人后,土地承包經營權沒有發生轉移。原承包人依然是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人。那么,當承包田被依法征收后,應當認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為“被征地農戶”。
據此,張某年作為承租人,雖是承包地的實際經營者,但并非法律意義上的經營權人,不能獲得征收利益。當然,因為轉讓期未到,轉讓合同于中途被解除,張*年可以要求退還尚未履行的轉讓期間的轉包費。此外,若張某年在承租期間,對被征用的土地在提高土地生產能力方面有投入,可以要求劉某給予相應的補償。
以上情況屬于未約定遇到征地拆遷補償款處理辦法的情況,如果轉承包雙方已經對征地拆遷補償款的分配進行了約定,則應當按照協議約定處理。同時,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進行土地集中利用的情形,比如一些地方租用農民土地建魚塘,養殖場等等應有特殊處理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