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生活中緩刑在居住地嗎
緩刑期間可以去外地居住,但需要報經檢察機關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拓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條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并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并通報決定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緩刑的處理在有關的法律上會有不小的爭議,因為在受害人家屬的要求下肯定會進行一定的審批,所以有關的當事人只要遵循有關的規定就可以有效的處理,但是在生活中會存在糾紛,所以自己需要留意具體的問題,盡量在法律的保障下進行問題的處置。
非法持有彈藥罪緩刑的有關法律條文有什么?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組織淫穢表演緩刑的條件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