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可以請求賠償嗎
2014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23號案例。基本案情是,2012年5月1日,原告孫*山在被告****超市有限公司江寧店(簡稱**超市江寧店)購買“玉兔牌”香腸15包,其中價值558.6元的14包香腸已過保質期。孫*山到收銀臺結賬后,即徑直到服務臺索賠,后因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14包香腸售價十倍的賠償金5586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10日作出(2012)江寧開民初字第646號民事判決:被告**超市江寧店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孫*山5586元。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原告孫*山屬于消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只要在市場交易中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是為了個人、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為了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職業活動需要的,就應當認定為“為生活消費需要”的消費者,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的范圍。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超市江寧店作為食品銷售者,應當及時檢查待售食品,清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但其未及時清理過期的“玉兔牌”香腸,未履行法定義務,可以認定為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當銷售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可以同時主張賠償損失和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也可以只主張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本案中,原告孫*山僅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售價十倍的賠償金,屬于當事人自行處分權利的行為,并且法律并未對消費者的主觀購物動機作出限制性規定,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是否可以請求賠償”的相關資料,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