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事故法律責任
(一)刑法規定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也應負刑事責任。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最高可判處死刑。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第七十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并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十五條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二、新常態下,做好食品消費維權工作的建議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食品安全監管步入新常態的同時,消費者權益保障力度理應得到進一步提升。針對上述食品消費維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宣傳、普及新《食品安全法》,營造良好維權氛圍
新《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對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而做好新《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和普及,在全社會形成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新共識,能對消費者權益保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應當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宣傳好新《食品安全法》,向消費者和經營者開展好食品安全消費教育,提高消費者的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引導消費者理性維權;提高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引導經營者合法經營、誠信經營,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深入學習新《食品安全法》,為解決食品類投訴打好法律基礎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由原來的104條增加至154條,對現行《食品安全法》作出多處實質性改動,新增和改動的諸多條款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密切相關。其中,新法民事責任部分的規定不僅增加了賠償首負責任制;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食品檢驗機構、認證機構的連帶責任;還完善了懲罰性賠償制度。
2015年10月1日之后,新法將成為調解食品消費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投訴調解人員只有夯實法律基礎,學習掌握好新《食品安全法》,才能在調解當中準確適用法律,才能樹立公平、公正、權威的消協組織形象,才能更好履行消協組織化解消費糾紛的法定職責。此外,消協組織應當加強對基層調解人員的業務培訓與指導,加強業務交流,提升整體維權水平,更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盡快修訂實施細則,保障消費者權利落到實處
新《消法》施行距今已經一年多的時間,而《北京市實施<消法>辦法》尚未修訂,內容滯后無法指導實踐。《消法》中很多條款缺乏可操作性,沒有實施細則,非現場購物“后悔權”等消費者權利難以落實到位。新《食品安全法》施行后也存在類似問題,新法變動較大,《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應及時根據新《食品安全法》作相應修訂。只有盡快修訂實施細則,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才能真正“嚴”到實處,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保障消費維權渠道暢通,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
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首先應當暢通消費維權渠道。對于“食品監管機關是否對食品類投訴具有法定調解職責”法律并沒有具體規定,但“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是《消法》賦予消費者的權利,是解決消費糾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食品監管部門對食品問題的專業優勢和自身天然的權威性,使得行政調解較消協調解有著明顯優勢。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也對行政機關在其業務職能范圍內的社會糾紛負有行政調解職責作出概括性規定。行政投訴渠道暢通,消費者維權將更加便利,這不僅有利于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也是我國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
(五)加強消協組織建設,增強與各部門溝通配合,形成維權合力
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力量,消協組織應當加強自身組織建設,保障各分會配備專職調解人員,努力提升消協組織化解消費糾紛的承載力。消協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還應當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聯系。食品類投訴中,消費者同時向消協組織和食品監管機關投訴的情形較多,各部門缺少溝通、各自為政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新《食品安全法》強調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消費者協會應當主動加強與食品監管機關、行業協會以及媒體等部門的溝通配合,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只有各部門分工合作,形成維權合力,才能為消費者無憂消費保駕護航。
以上是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維權方面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消費者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如果您對消費者如何維權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專業律師提供您更加詳細的情況,確保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石家莊拆遷房如何安置
2021-03-22農村拆遷,有房有產權但無戶口如何賠償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