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論文獲山東省第十五次(2005年度)律師業務理論研討活動優秀論文民事類三等獎)
內容摘要:“果凍殺童案”引發了人們對產品責任的討論。應否承擔產品責任的關鍵是認定產品是否存在缺陷。大多國家立法將產品缺陷界定為“存在不合理危險性”。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6條規定的產品缺陷判斷標準具有二重性:即產品存在不合理危險和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標準的二重性導致產生歧義,在法律規范完善之前,應運用法律解釋的方法準確把握法律原義。產品缺陷可分為設計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缺陷。對于存在設計缺陷和生產缺陷的產品,生產商不可以已履行警示義務的理由主張免責。
主題詞:產品缺陷認定標準不合理危險警示缺陷
2005年2月11日,一5歲的兒童在食用某廠家生產的“冰芭蕾”牌果凍時,果凍吸入氣管,造成窒息,雖被送致醫院救治,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該廠家生產的果凍為小杯型、荔枝味,果凍外包裝上印有品名、配料、產品標準號QB1432-2001等內容,另有“注意:請勿一口吞食”的字樣。但因包裝太小,上寫的文字也是細若蚊蠅,幾不可辨。
果凍噎死兒童事件已發生多起,此前也為媒體廣泛報道,本案的情況曾在**電視臺播出。據有關醫學專家介紹,小杯果凍的規格恰好能堵住小孩的喉嚨口,形狀像一個塞子,質感光滑并富有彈性,幼兒吸食的時候,很容易吸入氣管。進入氣管后,果凍隨氣管舒縮變化形狀,不易被排出,形成阻塞。而且果凍是膠狀的具有黏性的東西,一旦卡住,就會將喉嚨口全都堵住。一般小孩子在吃果凍的時候都是一口吸入,不小心容易吸到氣道里。由于孩子自身沒有發育完全,吞咽反射力量還不夠,導致異物在喉嚨口咳不出。嬰幼兒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致死率是比較高的。即使被搶救過來之后,孩子也可能出現嚴重的后遺癥。對于吞咽功能弱于成人的小孩和老人而言,小杯型果凍就成為一種具有危險性的產品。
然而生產商卻認為,他們生產的果凍是符合行業標準的合格產品,不是缺陷產品;并且果凍的外包裝上已有“請勿一口吞食”的警示語,消費者無視生產商的警示,食用果凍方法不當,這是造成損害的直接原因。筆者即從這一案件入手,對我國產品責任法中缺陷產品的認定作一探討。
一、產品缺陷的界定
產品責任是產品缺陷導致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害所產生的民事責任。在現代產品責任普遍適用嚴格責任的前提下,產品責任法已發展到有缺陷即有責任,無缺陷則無責任的階段。因而產品存在缺陷是產品責任構成要件中的一個必備要件。產品是否存在缺陷也就成為判定產品責任侵權訴訟中,被告是應否承擔責任的重要環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販賣毒品可待因口服液多次如何量刑
2021-02-23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