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申請人必須是離婚的雙方當事人本人,他人不得代理。且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不能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能清楚的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不適宜采取協議離婚的形式,婚姻登記機關問明當事人有行為能力欠缺的情形的,拒絕離婚登記。關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問題,只能采取訴訟離婚的方式。
【案情介紹】
妻子張某結婚十年患上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尚未痊愈,丈夫趙某就帶著她去到民政局辦理離婚。張某清醒過來后,將民政局告上法庭。張某和趙某現居住在廣州市白云區,兩人于1994年結婚。張某說,婚后頭兩年,兩人的關系還算好,但后來兩人的關系開始惡化,常為了一些小事爭吵,趙某還會動手打她。為了孩子,她把很多苦都往肚里咽,長期忍受精神折磨。2004年1月,張某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并患上精神病,多次治療無果。
2005年初,趙某提出離婚。2月2日,兩人就在白云區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張某表示,當時她受了妄想癥的支配,覺得離婚后會過上好日子,所以連《離婚協議書》看都沒看,就去民政局辦了手續;手續辦完后,還“挺高興的”。離婚后不久,張某也回了老家。
張某在老家治療,她的父親來到廣州,向市民政局申請行政復議,后撤回了復議請求,而直接以張某的名義將白云區民政局告上法院,要求撤銷該離婚登記。
【審判結果】
白云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離婚可通過行政程序,也可通過訴訟程序。民政部門準予離婚登記,須查明雙方是否確屬自愿離婚。由于離婚是民事法律行為,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因張某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故判決撤銷該離婚登記。
【案件評析】
本案中,張某與趙某協議離婚,從形式上看,兩人是自愿離婚,對子女和財產已有適當處理,但張某當時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她的離婚行為是在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思想的情況下實施的。根據《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婚姻登記機關不受理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申請。因此這兩類人辦理離婚不宜適用行政程序,而應適用訴訟程序,在訴訟中必須由監護人代理訴訟。本案中,民政局將張某在不能完全真實表達意愿的情況下發生的協議離婚行為,按照行政程序進行登記并批準登記,違反了法定程序,因此其發出的《離婚證》無效,應予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