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止執行死刑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后,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于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二、停止執行死刑的程序
為確保死刑案件停止執行死刑程序依法規范進行,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刑事審判實踐,制定并公布了《關于適用停止執行死刑程序有關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
《規定》明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的判決“可能有錯誤”包括下列情形:發現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歸案,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暫停或者停止執行死刑,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判決可能有其他錯誤的。
《規定》明確,最高人民法院對于依法已停止執行死刑的案件,依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確認罪犯正在懷孕的,應當依法改判;確認原裁判有錯誤,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需要依法改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確認原裁判沒有錯誤,或者罪犯沒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不影響原裁判執行的,應當裁定繼續執行原核準死刑的裁判,并由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規定》明確,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后、執行前,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一款、第二百一十二條第四款規定的情形的,應當暫停執行死刑,并立即將請求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及相關材料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批;最高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命令簽發后、執行前,發現上述情形的,應當立即裁定下級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并將有關材料移交下級人民法院。下級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后,應當及時將調查結果和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核。
法官在依法對罪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之后,需要上報進行復核,復核通過的那么才會執行死刑,但在執行之前發現存在判決可能有錯誤的情況、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罪犯正在懷孕的,那這就符合法律中規定的停止執行死刑的情況,之后就需要進行改判,不得對罪犯執行死刑。
死刑緩期2年執行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如何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