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物品能夠抵押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按我國《擔保法》第34條規定,下列財產可作擔保物:
(1)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2)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3)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4)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5)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
(6)依法可以抵押的其它財產。
2、不可抵押的財產包括:
(1)土地所有權: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4)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物品抵押再行處置
物品抵押了還能不能再行處置,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下:
1、抵押物的轉讓
(1)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2)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如果主債權已經得到清償,抵押權亦隨之消滅,此時,抵押物的轉讓,自然無需債權人的同意。受讓人以清償債務的方式滌除抵押權、以獲得抵押物所有權的權利,稱為滌除權。
2、抵押物的出租
(1)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
(2)抵押權設立后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時,如果抵押人未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人對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抵押人已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抵押的,抵押權實現造成承租人的損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
顯而易見有些物品是不可以進行抵押的,比如: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以及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所以在想要抵押物品時確保抵押物能夠抵押,確保抵押有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職工未簽勞動合同 工傷賠償該如何計算
2021-03-07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房產典當
2021-03-14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