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押是一種強制性的措施,為了保證司法程序的正常運行,以及刑事審判時的得出結論。所以一般會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羈押處罰。檢察院可以開據羈押證明。但是檢察院在什么情況下開羈押證明?下面是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以及補充的關于檢察院決定拘留的程序。
一、檢察院什么情況下開羈押證明?
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決定拘留: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既包括犯罪嫌疑人已經實施了這兩種行為,也包括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可能要實施這兩種行為。
二、檢察院決定拘留的程序
1、人民檢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應首先審查拘留對象是否符合上述兩種條件,是否可以用其他強制措施防止社會危害性發生。拘留犯罪嫌疑人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2、人民檢察院作出拘留決定后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異地執行拘留,應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配合執行。
3、對犯罪嫌疑人拘留后,人民檢察院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因有礙偵查,不能在24小時內通知的,應當經檢察長批準,并將原因寫明附卷;無法通知的,應當向檢察長報告,并將原因寫明附卷。所謂有礙偵查,一般是指其犯罪同伙聞訊后,有逃跑,藏匿、毀滅或偽造證據可能的;犯罪同伙有待查證,而未采取相應措施的等。所謂無法通知,是指因客觀原因,如地震、水災造成交通中斷,或拘留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的,等等原因。人民檢察院對于被拘留的人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有不應當拘留的情況,應及時報請原決定的負責人批準釋放,并制作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對于依法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按照規定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事實證明,什么情況下開羈押證明都是需要依法處理的。檢察院在開具羈押證明時必須實事求是,嚴正公開。關于羈押證明的相關介紹已經差不多了,如果您覺得法律解釋太過復雜,您也可以在線咨詢律師,我們為您提供24小時服務。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支付雙倍工資的時效
2021-02-12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