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權利造成了損害,后果嚴重,對行為人都應該嚴懲。但是有些行為人犯罪前沒有傷害他人的意圖,而且在犯罪后積極采取了補救措施,對他們應該給與一定程度的從寬處理。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對罪犯適用緩刑,不過也要看是否滿足了規定條件。那究竟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條件有哪些呢?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故意傷害他人可以取保候審嗎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取保候審一般都能獲得批準。
雖然實施了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但是犯罪是因為一時沖動,犯罪后有主動投案、悔罪態度良好,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等行為的,一般都會認定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
二、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1)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經濟損失的,可以適用緩刑。
(2)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適用緩刑:
①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②被害人有明顯過錯或者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的;
③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
④其他可以適用緩刑的情形。
犯故意傷害罪,被宣告緩刑的機會很是很大的,尤其是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經濟損失的,并取得諒解時,法院一般都會認定被告人有良好的悔罪態度,不致再次危害社會,可以宣告緩刑。至于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條件,相關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各位可以通過上文進行具體了解。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故意傷害罪刑事諒解書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修建機場拆遷房屋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