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權利造成了損害,后果嚴重,對行為人都應該嚴懲。但是有些行為人犯罪前沒有傷害他人的意圖,而且在犯罪后積極采取了補救措施,對他們應該給與一定程度的從寬處理。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對罪犯適用緩刑,不過也要看是否滿足了規定條件。那究竟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條件有哪些呢?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故意傷害他人可以取保候審嗎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取保候審一般都能獲得批準。
雖然實施了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但是犯罪是因為一時沖動,犯罪后有主動投案、悔罪態度良好,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等行為的,一般都會認定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
二、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1)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經濟損失的,可以適用緩刑。
(2)犯故意傷害罪,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適用緩刑:
①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②被害人有明顯過錯或者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的;
③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
④其他可以適用緩刑的情形。
犯故意傷害罪,被宣告緩刑的機會很是很大的,尤其是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經濟損失的,并取得諒解時,法院一般都會認定被告人有良好的悔罪態度,不致再次危害社會,可以宣告緩刑。至于故意傷害罪適用緩刑條件,相關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各位可以通過上文進行具體了解。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故意傷害罪刑事諒解書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農村征地時,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04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收取拆遷補償費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