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這個社會,我國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著一些犯罪行為危害著大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對于犯罪行為應當進行嚴厲的懲罰,但是犯罪的形態是有很多種類的,比如說犯罪中止,那么,犯罪中止的量刑的標準在我國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本款規定,對中止犯的處罰是:(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二)對已經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特別提示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別: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二、共同犯罪中的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犯罪中止指的是并沒有將全部的犯罪行為完成,其次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犯罪中止的并且沒有造成實際損害的,將應當免除處罰。如果是犯罪中止的但是卻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律師咨詢。
傳授犯罪方法罪與教唆犯罪的區別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打能構成輕傷嗎?
2020-11-15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