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中并沒有規定什么公司行賄罪,但卻有單位行賄罪,其中的犯罪主體就包括了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這與行賄罪是不太一樣的,其中自然人實施了行賄行為的才會構成行賄罪。而在量刑上面,這兩個犯罪也不太一樣。那公司行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公司行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393條之規定,對“單位行賄罪”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2、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
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此外,在給單位行賄罪實施刑罰過程中,不能忽視非刑罰方法的運用,對行賄所獲得的不正當利益應予追繳或取消,不讓犯罪者在經濟上占到便宜。
由于此時犯罪的主體是單位,因此往往采取的是雙罰制,即既要對單位做出處罰,同時也要追究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但在對單位做出處罰的時候,一般只是處罰金,人身刑往往都是對直接負責的主要人員做出的。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2020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