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合同依法成立后,當事人只履行了部分合同的,屬于違約的情形,依據造成的實際損失和履行合同后可獲得的利益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合同不完全履行的構成要件
債務人的履行行為構成不完全履行,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須有履行行為
不完全履行的基本條件就是債務人有履行債務的行為,如果沒有履行行為,則可能構成履行不能,而不會構成不完全履行。還需注意的是,債務人的履行行為,是指以履行債務為意思的行為;與履行債務無關的行為造成債權人損害的,不屬于加害給付,屬于一般的侵權行為。
2、須債務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債的內容
債務人履行債務應以滿足債權人的利益為目的,同時債務人的履行行為也不能給債權人帶來損害。這是法律對債務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在不完全履行的場合,債務人違反了此義務,沒有按照債務本旨履行債務。債務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債的內容,具體表現為:履行的數量上不完全,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不合乎規定或標的物有缺陷,加害給付,履行方法上的不完全以及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3、須可歸責于債務人
可歸責于債務人,是指債務人對其履行債務所造成的對于債權人的損害,未盡相當的注意。在瑕疵給付中,無論債務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者過失,只要其交付的標的物有瑕疵,債務人即應負責;在加害給付,因其系債務人的履行行為造成債權人的其他利益的損失,故應以債務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為要件。但對于債務人的故意或過失,債權人不負舉證責任,債務人須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時,才能免于負責。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條?【損害賠償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依法成立后,當事人只履行了部分合同的,屬于違約的情形,依據造成的實際損失和履行合同后可獲得的利益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