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單位和個人見利忘義,走私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走私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也應適用走私固體廢物的規定,所以《刑法修正案(四)》第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這就是關于走私廢物罪的規定。實踐中對走私廢物罪進行認定的時候也有一定的標準,那走私廢物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分析解答。
一、如何認定走私廢物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海關監管制度和國家禁止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進境的制度。
犯罪對象是“廢物”。這里講的廢物不是一般廢物,而是特指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運輸進境的行為。
國家限制進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的具體種類,按照《國家限制進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執行。根據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1] 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禁止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國家禁止進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限制進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廢物適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款和《刑法修正案(四)》第二條關于將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修改為:“以原料利用為名,進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果沒有逃避海關監管將固體廢物運入國境的,構成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的主體。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即明知是境外的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卻逃避海關監管,將其偷運入境。如果受外方欺騙,將固體廢物、液態廢物、氣態廢物誤認為是普通貨物、物品偷運入境的,則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如果沒有逃避海關監管將固體廢物運入國境的,構成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
二、走私廢物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1、認定走私廢物罪,需要劃清走私廢物罪與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的界限。兩者的區別是:
(1)前者逃避海關監管,后者則不逃避海關監管。
(2)前者處罰的是走私行為,后者處罰的是將固體廢物在我國境內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
因此,如果行為人走私固體廢物并在我國境內傾倒、堆放、處置的,則既構成走私廢物罪,又構成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應當實行并罰。
2、認定走私廢物罪,要注意本罪屬概括性罪名而非選擇性罪名。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1)罪狀與罪名有密切聯系,必須嚴格根據刑法分則條文中對罪狀的描述來確定罪名。但罪狀并不等于罪名,罪狀包含在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罪狀之中,是對某種犯罪的本質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罪狀與罪名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本罪的罪狀是:“逃避海關監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運輸進境,情節嚴重的”,而“走私廢物罪”就是對本罪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2)選擇性罪名屬于性質相同的犯罪。某一種行為雖然觸犯某種犯罪的進口固體廢物罪”的用語不一致,主要由于刑法對后兩種犯罪的對象作了特別規定。
3、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以走私廢物罪和妨害公務罪實行數罪并罰。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與走私廢物的犯罪分子通謀,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或者為其提供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廢物罪的共犯論處。所以被控該罪,要積極求助于專業的刑辯律師,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宅基地拆遷院子也會補償嗎
2021-02-27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