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用身份證件罪標準的規定是什么?
《治安管理條例》對居民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處罰規定
1、《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
(2)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2、《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刑法修正案(十)》對居民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處罰規定
刑法修正案(十)二十三、在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八十條之一:“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讀
該條為新增,進一步擴大處罰范圍,即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盜竊的身份證明的證件,也按照犯罪處罰。該罪與第二百八十條不同之處在于,不屬于行為犯,而是情節犯,即使用或盜用行為必須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方可入罪。主觀方面是明知,即知道或應當知道使用的是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件。客觀方面,使用行為必須發生于按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如購買火車票、機票時。反過來,非上述場合的使用,如在公民之間的使用,則不構成本罪。該罪只有一個量刑檔,即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對于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件而言,實踐中的難點在于明知和情節嚴重的認定,新條文并沒有給出確切的標準,司法解釋出臺前,只能由法院自由裁量。
我們國家的《刑法修正案十》當中,對于這個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解釋,如果其行為符合了盜用身份證件的構成要件的話,那么會被判處拘役或者是管制,同時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也可以咨詢一下律師。
?
身份證辦理年齡是多少?
沒有身份證怎么辦結婚
沒有身份證能處理交通事故嗎?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