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在工作期間都十分注重生命安全問題,而從事很多危險性職業(yè)的勞動者時刻處在危險之中,一旦發(fā)生事故就會給勞動者帶來嚴重的身體傷害,給勞動者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在工作時受傷屬于工傷認定之后可以得到一定的賠付,那職工工傷鑒定時限的規(guī)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工傷認定期限
勞動者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時限內(nèi)提出申請。如果超過了法定時限,有關申請可能不會被受理,致使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guī)定:“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nèi),向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特殊情況,經(jīng)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nèi),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盡量與用人方訂立書面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8年多來,仍有不少外來工還不知道國家有勞動法,打工不知道要簽勞動合同,目前至少有95%以上的勞務工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盡管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依法享有勞動保障權利,但是,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的權益仍然有可能難以得到全面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一是由于雙方?jīng)]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必須通過其他途徑證明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勞動者不能證明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則其各種勞動保障權益將難以得到保護。二是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則勞動者難以證明雙方有關工資等事項的一些口頭約定,致使這些雙方口頭約定的勞動保障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復議前置。
勞動者對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應先向作出工傷認定結論的勞動行政部門的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訴。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注意保留相關證據(jù)。勞動者通過勞動保障監(jiān)察、勞動爭議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等,都需要提供證明自己主張或案件事實的證據(jù)。
二、證明材料
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有關證據(jù),可能會影響自身權益。勞動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注意保留有關證據(jù)包括:
1、來源于用人單位的證據(jù),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等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2、來源于其他主體的證據(jù),如職業(yè)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jù);
3、來源于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jù),如發(fā)生工傷或職業(yè)病后的醫(y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等的郵局回執(zhí);
4、來源于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jù),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y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一般情況下事故發(fā)生之后要及時到醫(yī)院去就診,之后要在30天內(nèi)進行工傷認定,如果超過30天就需要公司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認定,而后家屬可以在1年內(nèi)向有關部門進行工傷鑒定,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個人申請工傷需要注意什么
誰能夠申請工傷認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婚后房產(chǎn)公證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2-12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農(nóng)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以往的贍養(yǎng)費能要嗎
2020-12-06醫(y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房產(chǎn)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業(yè)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交通保險理賠誤區(qū)有哪些
2020-11-22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