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抵押權是土地受押人對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轉占有并繼續使用收益而提供擔保的土地,在債務不能履行時可用土地的拍賣價款優先受償的擔保物權。土地受押人稱為土地抵押權人。設定土地抵押權時,作為標的物的土地并不發生轉移,它仍為土地抵押人占有使用,只以其代表經濟價值的某項權利(如所有權、使用權)作擔保。這樣,土地抵押人在取得貸款后更能發揮土地的經濟效益。只是當抵押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時,抵押權人有權將土地拍賣并優先受清償。抵押人如果按規定的方式和期限償還債務,則土地如期回到抵押人手中,抵押權則自動消失。
也就是說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人可以用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作為抵押取得貸款,但是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歸屬不變,如果抵押貸款者按期還清了貸款項目,那么抵押權就消失,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依舊不變;如果抵押貸款者不能按期還清貸款項目,抵押人有權拍賣貸款者抵押的土地,得到的收益來清償貸款者的欠款。
我國農村土地抵押權的標的是土地使用權,并且只有使用權可以作為抵押,可用于抵押的主要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和承包的“四荒”使用權。
三、土地抵押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規定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灘等地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由此條例可知,用于抵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土地承包經營權須是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使用權;第二,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條規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2)建設用地使用權;(3)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7)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并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其他方式流轉”。在此條例中沒有明確說明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否設定抵押,那么從民法理論層面來考慮,只要不違反公序良俗,不損害公共利益,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就可在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上設定抵押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