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中因個人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可以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等等,共同犯罪中刑事責任認定規則是什么?本文對共同犯罪中每個人的刑事責任確定規則作了詳細介紹,詳情請看下文。
對共同犯罪人進行正確的分類,是確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前提,因為我國刑法貫徹罪責自負原則,而不承認團體責任。關于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問題,從國外立法例和司法實踐看,基本存在兩種方法:(1)是按共同犯罪人行為的性質和活動分工的特點來分類:(2)是根據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來分類,我國刑法采用折中分類法,即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主,并適當考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況,將共同犯罪人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
一、主犯及其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第26條第1款規定,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主犯分為三種,一是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組織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種。組織犯的犯罪活動包括建立、領導犯罪集團,制訂犯罪活動計劃等;二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種。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犯罪的組織、策劃者和指揮者;三是其他在犯罪集團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了,既可以是實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
根據刑法第26條第3款和第4款的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其他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二、從犯及其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第27條第1款的規定,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從犯分為兩種: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從犯,即次要的實行犯。所謂次要的實行犯是相對于主要的實行犯而言的,是指雖然直接實行犯罪,但在整個犯罪活動中其作用居于次要地位的實行犯。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從犯,即幫助犯,它是指未直接實行犯罪,而在犯罪前后或者犯罪過程中給組織犯、實行犯、教唆犯以各種幫助的犯罪人。
根據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脅從犯及其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與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被脅迫參加犯罪,即在他人暴力威脅等精神強制下,被迫參加犯罪,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沒有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因此仍應對其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第29條第1款的規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體地說,教唆犯是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以及其他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意或者雖有犯意但不堅定的人,使其決意實施自己所勸說、授意的犯罪,以達到犯罪目的的人。從教唆犯的概念可以看出,教唆犯的特點是:本人不親自實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產生犯罪意圖并實行犯罪。成立教唆犯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客觀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即用各種方法,唆使他人去實行某一具體犯罪。教唆的對象是本無犯罪意圖的人,或者雖有犯罪意圖,但犯罪意志尚不堅決的人。教唆行為只能以作為方式構成,二是主觀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故意的內容包括:認識到他人尚無犯罪決意,預見到自己的教唆行為將引起被教唆者產生犯罪決意,而希望或放任教唆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因此,教唆犯的主觀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
按照刑法第29條第1款的規定,對于教唆犯,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這是對教唆犯處罰的一般原則。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這一規定是為了更好地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按照刑法第29條第2款規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為“教唆未遂”。
此外,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對教唆者應當按單獨犯論處。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為“間接正犯”即間接實行犯。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共同犯罪中個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確定規則,共同犯罪刑事責任是“一人既遂,全部既遂”,其他任何人都會按照既遂的標準量刑,希望上述內容對你有所啟發,謝謝瀏覽!
怎樣認定共同犯罪?
不宜認定為共同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鳴蔚律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粵警官的搖籃”——廣東警官學院,系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珠海市律師協會職務與經濟犯罪辯護委員會委員,現執業于廣東瀛凱邦律師事務所。 陳鳴蔚律師具備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辦理的案件涉及行賄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職務類犯罪以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信用卡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典型案例:代理黎某某涉嫌行賄罪一案,在涉案標的達50萬元的情況下,最終法院僅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代理陳某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在涉案稅額高達800萬余元的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積極向公訴機關發表意見,公訴機關最終同意在本案中適用認罪認罰程序,法院僅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陳鳴蔚律師熟悉各類債權債務糾紛,曾為銀行、汽車貸款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訴訟以及非訴法律服務,案件類型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等;同時辦理了大量刑民交叉的案件,熟悉信用卡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特點,能夠準確對案件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訴訟及非訴策略,為當事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陳鳴蔚律師常年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專項法律服務,能夠及時、有效處理各類合同糾紛,多次為
案發多久沒報案就失效
2020-12-09一妻多夫制是真的嗎
2021-01-25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