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的法定性有哪些內容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留置權的法定性是指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其成立條件、適用范圍、擔保范圍、效力、消滅都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行約定。依照法律規定而發生的留置權,具有直接支配留置物和留置物的交換價值的效力,債務人不履行給付時,債權人可以留置和依法變價留置物,并基于留置權對抗債權人物的返還請求權及其他第三人對留置物的權利主張。
留置權具備一定條件時,依法律之規定當然發生,而不能由合同發生留置權的效力,也不能因時效取得其效力。但是,留置權的法定性并不排除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當事人有權就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可以在留置權發生的要件之外,附加新條件,以限制留置權的發生。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排除留置權的,具有法律效力。
債權人可以單方預先拋棄留置權。留置權是專為保護債權人而設的法定擔保物權,債權人對其債權可以自由處分,甚至免除債務人的債務,自然應當可以處分擔保債權發生的留置權。在發生留置權之前,債權人預先拋棄留置權,對第三人以及社會公益并無妨害,債權人可以預先拋棄留置權。債權人預先拋棄留置權,為債權人的單方行為,有債權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發生拋棄留置權的效果。債權人預先拋棄留置權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債權人對其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行使留置權的,法院不予支持。債務人可以債權人拋棄留置權的行為來對抗債權人的留置行為。
留置權的成立
依物權法律制度之規定,留置權之成立,需具備以下要件:
(1)債權人占有債務人之動產。債權人須合法占有債務人動產。
(2)債權已屆清償期。債權人的債權未屆清償期,其交付或返回所占有標的物的義務已屆履行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權。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無支付能力的除外。
(3)動產之占有與債權屬同一法律關系。另依我國物權法律制度規定,企業之間留置不受同一法律關系之限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這個留置權的法定性質一般來說就是法定擔保物權,主要是對于整個案件過程中的一些內容進行一個擔保還有消滅,適當的使用留置權,可以保障案件的正常運行,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量刑
2021-03-06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購買二手房以后會拆遷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