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逮捕期限20天是最長的期限嗎?
檢察院批準逮捕的期限因案件不同而不同,最長期限是20天。
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未被拘留的,應當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15日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不得超過20日。
二、公安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立案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期限沒有規定。逮捕嫌疑人之后的偵查期限,一般是2個月,特殊情況下經依法批準可以延長1到5個月。
三、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1、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刑事訴訟法》第16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逮捕一般是由檢察院來做決定,但對于逮捕的期限也是有限制性的,同時還要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已被拘留,對于最長的期限也是不能超過二十日,所以,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這樣才能按法律的流程來進行辦理。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批準逮捕延期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