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守所被逮捕是什么意思?
被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法院,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以及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者發生社會危險性,根據法律的規定,而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適用條件
這一規定要求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確有逮捕的必要性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適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有逮捕必要”:
(1)可能繼續實施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
(2)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3)可能自殺或者逃跑的;
(4)可能實施打擊報復行為的;
(5)可能有礙其他案件偵查的;
(6)其他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形。
當任何公民做出了違法犯罪行為后,都是會給其他公民和社會共同治安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所以說司法機關在發現了違法行為也會立即進行立案調查,當符合了逮捕的條件后司法機關即可將其進行逮捕,在被逮捕后司法機關也是可以繼續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進行調查的。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檢察院批準逮捕后需要換押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