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執行費怎么付
判決生效后,申請人申請強制執行,不需要交納申請執行費。
執行費用在執行款項到位后,由法院向被執行人收取。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四條 申請費分別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以及國外仲裁機構裁決的,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1.沒有執行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元。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1%交納。
一、執行期限
1、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但中止執行的期間應當扣除。
2、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準。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3、如超過六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二、執行方式
針對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在執行中可采取凍結、劃撥存款、提留;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財產;強制遷出房屋等多種方式。但人民法院在采取這些措施時,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的生活必要費用。
三、執行監督
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人員的具體執行不當或有錯誤的,有權向該執行人員所在的人民法院反映,人民法院應及時處理。
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有權要求執行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執行人員在案件執行中的違法行為,有權向人民法院的紀檢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控告。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法院判決執行費怎么付的問題解答,由此可見,被執行人拖欠履行判決的行為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最終還將需要承擔法院強制執行的執行費用甚至面臨更多的法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0-12-30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