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呈請對人大代表批捕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 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 ——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 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些詳盡的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 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 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二、其他的法律規定,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即使犯罪嫌疑人已具備前兩個條件,仍然要考慮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可以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認為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便沒有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于普通的人員進行批準申請逮捕的話,它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規定的,而且必須要符合法律當中所規定的條件,比如說犯罪嫌疑人可能是被采取了取保候審或者其他的強制措施而不會防止危險發生。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檢察院不批捕是退回法制科嗎?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3-01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農村臨街進行商業活動的房屋就是“住改非”房屋嗎
2021-01-13婚前房產婚后取得拆遷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6拆遷安置房可以連續買賣嗎
2021-03-02征地程序兩公告,一登記制度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