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法律規范的分散和零亂,以致在司法實踐中人們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與迷茫,鑒于此,筆者通過自己粗淺的研習,試圖將保證問題領域中的保證責任的免除情形作一歸納和探析,以期對律師同仁有所參考與啟示。
一、保證責任因保證合同未成立而免除
保證合同是須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始能成立的合同,同時,保證合同作為一種民事行為,須具備一定的要素,否則,保證合同不成立,保證人免除承擔保證之責任,保證合同未成立的主要情形包括:
1、主合同尚未成立
保證合同的從屬性,決定了于其存續中附從于主合同,如呆主合同未成立(指主合同當事人未就主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或主合同尚未經過承諾),保證合同作為從合同亦就不成立,從而談不上承擔保證責任。
2、保證合同不具備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
我國《擔保法》借鑒《德國民法典》和《瑞士債務法》的立法例,在第13條規定,保證人與債務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這表明我國法上的保證合同為要式合同。當然,將書面形式作為保證合同成立的要件,并非完全排除口頭保證和其他形式的保證:①依《擔保法解釋》第22條,若保證人單獨出具保證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或者保證人在未設有保證條款的主合同上以保證人身份簽字蓋章的,保證合同亦成立;②依《合同法》第36條之精神,如果保證人已履行保證之主要義務,債權人接受的,即使雙方沒有以規定的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合同同樣是成立的。除此①、②兩種情形外,凡保證合同未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的,皆視為保證合同未成立。
二、保證責任因保證違反禁止性規定而免除
為了維護國家、社會和保證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了禁止保證的條款,若違反這些禁止性的條款,則保證責任不具有約束力,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目前,明確禁止的情形有:
1、國家機關所提供的保證
《擔保法》總結了以往國家機關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擔保的深刻深刻教訓,根據國務院和最高法院禁止國家機關充當保證人的一貫態度,于第8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不得作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