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未成年為什么批捕?
批捕未成年人的原因說明當事人的所作所為已經完全符合刑事訴訟法當中規定的批捕條件,人民檢察院批捕的條件主要是: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對于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年齡界限是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即凡年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在量刑時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很多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作出批捕的這種決定才是順應民心的,在不滿18周歲的情況下就能做出殺人、強奸甚至碎尸等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法律上不對其進行制裁才是真正毀了這個孩子的一生。對未成年人的照顧是有限度的,批捕未成年人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如果法院批捕人要不要收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1-01-06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21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民事案件
2020-12-24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