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批捕案件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公安機關批捕案件存在的問題有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逮捕缺乏監督制約機制。逮捕適用過于廣泛,羈押比率過高。沒有細化的客觀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全憑辦案人主觀判斷,造成適用上的混亂和泛濫。 取保候審與逮捕相脫節,訴訟保障手段不能很好地互相銜接。
二、逮捕案件存在的具體的問題
(一) 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逮捕缺乏監督制約機制。而我國則是國家工作人員犯罪的自偵案件由檢察機關自偵自捕,缺乏外部的監督程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自偵部還是沿用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一般是掌握一定線索后即訊問犯罪嫌疑人,再以嫌疑人供述的線索獲取其他證據。這種偵查模式很難在短暫的拘留時間內獲得符合逮捕條件的證據,通過逮捕來完成證據的收集成為偵查部門的實際需要。雖然在檢察機關內部自偵部門與負責審查逮捕的偵查監督部門是分開的兩個部門,但兩者都屬于同一個檢察機關,相互之間必然存在配合關系,而且逮捕的最后的決定權由檢察長作出,這就難免出現以捕代偵情況,使逮捕措施失去正當性。?
(二) 逮捕適用過于廣泛,羈押比率過高。沒有細化的客觀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全憑辦案人主觀判斷,造成適用上的混亂和泛濫。由于對不捕后可能發生的犯罪嫌疑人逃跑過于擔心,加上對嫌疑人人身權利的漠視,辦案人員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往往一捕了之,不論有無實際羈押的必要,導致一些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在審判前受到不必要的剝奪。
(三) 取保候審與逮捕相脫節,訴訟保障手段不能很好地互相銜接。
(四) 犯罪嫌疑人對逮捕羈押沒有法定的抗辯權,使其審前的人身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大多數情況下,公安、司法機關不必有充分的理由就可以駁回申請,有的駁回的理由只是辦案人主觀的猜測,沒有實際的根據。而對逮捕措施的濫用,嫌疑人沒有任何救濟的途徑。嫌疑人對自己人身權利的保護完全是被動的。
雖然我國司法體系已經十分完善,但是由于社會變化日益更新,故而我國逮捕等法規范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公安機關的職員不按照既定的規范行動,導致民事主體的權益受到侵害,故而在司法實際中,由于逮捕的因素提出得到國家賠償的案件比較常見。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