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最快多久回家?
監視居住最快半個月回家,監視居住只是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一種,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
被采取了強制措施并不意味著你就是有罪的了,就得判刑了,偵查偵查,也就是你有沒有犯罪還在"查",你現在只是犯罪嫌疑人,等審查起訴以后就叫被告人,這兩個階段公檢法都只能稱你"涉嫌"什么什么罪,只有到有罪判決下來,你成了"罪犯",才叫犯了什么罪。是否坐牢要取決于你是否犯罪,證據是否夠定罪。
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同時,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共同居住人及其聘請的律師以外的其他人;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時,如果發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違反上述規定的,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情節嚴重的予以逮捕。
一個人犯法之后,是會被收押進監獄的,根據犯罪情節的嚴重程度,要求坐牢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但是對于那些雖然實施了犯罪行為,但是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比較小的情形,只要其提出請求,該犯罪嫌疑人可能會被判處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1-03-12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