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批捕需要多久才會審判?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4條的規定,逮捕后的偵查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區、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等可經省級檢察院批準再延長二個月。對于可能判十年以下刑罰的嫌疑人,經省級檢察院批準再延長二個月。
2、也就是說,在公安階段的時間一般是二個半月到三個月左右,最長是八個月。然后,案件由公安機關的辦案人員寫出起訴意見書及案卷、證據移送到檢察院,即審查起訴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一個月,重大復雜的可延長半個月。
3、檢察院審查后認可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補充偵查應當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以兩次為限。補充偵查后,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的期限。
4、檢察院的公訴科審查完成后,寫出公訴書,向對應的法院提起公訴。
即:一般是一個月至一個半月,最長會達到五個月。
5、最后是到法院。審理是二審終審制,一審是在法院受理后一個月內開庭審判并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如果是邊遠地區案件 、重大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的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6、如果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可以上訴;如果檢察院認為一審判決確有錯誤的,也可向上一級法院提出抗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二審的審判時限跟一審的審限是一樣的,也是一個月,不超過一個半月,如果是邊遠地區案件 、重大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的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上訴、抗訴,一般是一個月至一個半月,最長是二個半月
二、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確有逮捕的必要性
逮捕的上述三個條件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有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才能對其逮捕。只有嚴格掌握逮捕的適用條件,才能夠防止錯捕和濫捕現象的發生。
依據法律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所謂嚴重疾病一般指不治之癥、瀕臨死亡、嚴重傳染病等。所謂嬰兒指未滿1周歲的兒童。這一規定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傷害被批捕的話,那么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期等證據齊全之后才能進行審判,而這段時間的具體標準就要看案件的實際情況,執法人員在辦案的時候必須要弄清楚案件的實際情況才能進行起訴,有證據才能讓犯罪人員受到處罰。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