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人免責及抗辯事由
在實踐中,金融機構借貸和民間借貸中由擔保人(保證人)提供擔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擔保方式,即當借款人到期不清償債務時,由擔保人(保證人)依法承擔清償責任。那么,對擔保人(保證人)來說,此時其不承擔責任或減輕其責任恐怕是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而擔保人(保證人)這些不承擔責任或減輕其責任的事由,就是擔保人(保證人)的免責事由(或者說抗辯事由)。下面,律霸網就和大家談談擔保人(保證人)有哪些免責事由(抗辯事由)這一問題,以饗廣大讀者。
由**證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保證形式——最高額保證。故,律霸網分為擔保人(保證人)的一般抗辯事由(一般保證、連帶責任保證和最高額保證均可適用)和特定抗辯事由(僅適用于一般保證、連帶責任保證或最高額保證當中之一種),來分別闡述之。
1、擔保人(保證人)的一般抗辯事由
根據《擔保法》等法律的規定,擔保人(保證人)的一般抗辯事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主合同無效的情況
《擔保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即除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以外,主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
擔保合同無效的,各方責任的承擔為: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擔保法》第五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解釋》)第八條對擔保人的責任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即: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故,主合同無效的,一般可以作為擔保人(保證人)不承擔責任或減輕責任的抗辯事由之一,它適用于一般保證、連帶責任保證和最高額保證。
2、擔保合同(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
首先說一下本情況與上述第一種情況的區別:本情況是擔保合同(保證合同)本身是無效的,主合同可能是有效的;而上述第一種情況則是因主合同無效而導致保證合同無效,那么保證合同本身可能是有效的。如果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又無效的,由于主合同無效一般對保證人更有利,故保證人應從主合同無效的抗辯事由這一點來主張。
根據《擔保法》以及《擔保法解釋》的規定,擔保合同(保證合同)無效的情形主要包括:
⑴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保證合同)無效。
其責任承擔為: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擔保法解釋》第七條)。即:在該情況下保證合同無效,如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擔保人的責任,而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之一。
⑵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
其責任承擔為: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擔保法解釋》第七條)。即:在該情況下保證合同無效,如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擔保人的責任,而成為擔保人的一種抗辯事由。
⑶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
其責任承擔為: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保證人不承擔責任(《擔保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一款)。
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擔保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即: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因此而減輕擔保人的責任,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之一。
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外擔保合同無效:
①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對外擔保的;②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為境外機構向境內債權人提供擔保的;③為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投資部分的對外債務提供擔保的;④無權經營外匯擔保業務的金融機構、無外匯收入的非金融性質的企業法人提供外匯擔保的;⑤主合同變更或者債權人將對外擔保合同項下的權利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和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法解釋》第六條)。
在上述對外擔保中有可能存在保證的情況(或者說包括保證的情況),如是保證的,相應的保證人不承擔責任或減輕保證責任。具體來說,上述第5種情況的,保證人不承擔責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其他四種情況的,其責任承擔為: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因此而減輕擔保人的責任,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之一。
3、主合同雙方惡意串通的情況
根據《擔保法》第三十條第一項的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而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
4、主合同當事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的情況
其因主合同債權人、債務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⑴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而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
⑵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而成為擔保人的抗辯事由。
上述第一種情況的行為人是主合同債權人;而第二種情況的行為人是主合同債務人。它們的區別就是第二種情況要求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欺詐、脅迫的事實存在,即債權人主觀上存在過錯;第一種情況無此要求,其本身就是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故自無此要求。
5、(主)債權轉讓的情況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6、(主)債務轉移的情況
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仍應承擔保證責任)。
7、主合同變更的情況
原《擔保法》第24條規定為: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但《擔保法解釋》第30條將其修改為:①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②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期間。③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動主合同內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也就是說,除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外,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更,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而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仍為原合同約定的期間或法律規定的期間(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保證人的責任)。但其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8、人保與物保并存的情況
在人保與物保并存的情況下,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第28條)。
此外,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第38條第3款)。
9、以新貸償還舊貸的情況
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保證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擔保法解釋》第39條)。
10、債務人破產的情況
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人在該債權在破產程序中可能受償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第45條)。
11、保證合同(保證債務)訴訟時效的情況
保證合同之債屬于一般之債,適用一般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一般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故,保證合同(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為2年。《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四條對其起算點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即為:①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據此,一般保證時效的起算點為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②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據此,連帶責任保證時效的起算點為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
如果債權人未在上述保證合同(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享有保證合同時效已過的時效抗辯權,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12、債務人的其他抗辯權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例如,原主債務時效已過,債務人享有時效抗辯權,保證人也享有主債務時效已過的時效抗辯權,而拒絕承擔保證責任。但保證人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不得再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擔保法解釋》第35條)。此時,保證人喪失其時效抗辯權。
也就是說,保證人享有兩個的時效抗辯權:一個是主債務的時效抗辯權;一個是保證合同之債的時效抗辯權。
2、擔保人(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
1、一般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
⑴先訴抗辯權
在一般保證的情況下,其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這就是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僅適用于一般保證的情況。
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①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其情形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②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③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的。
⑵保證期間的情況
首先,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即: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無約定的,適用法律規定(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其次,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上述6個月的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在這里,必須強調兩點:①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對象須是債務人;②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方式須是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即雖然債權人對債務人主張了權利,但僅是以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通知債務人來主張而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保證人仍然免除保證責任。
注意,這里的保證期間與前面保證合同訴訟時效的關系:首先,保證人享有保證期間的抗辯權;其次,債權人在上述保證期間內行使權利的,保證人又享有保證合同訴訟時效的抗辯權。
⑶保證人提供債務人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行財產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不能被執行,保證人可以在其提供可供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第24條)。
2、連帶責任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
連帶責任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主要就是保證期間的情況。《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上述規定的六個月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即: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無約定的,適用法律規定(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注意,這里的保證期間與前面保證合同訴訟時效的關系:首先,保證人享有保證期間的抗辯權;其次,債權人在上述保證期間內行使權利的,保證人又享有保證合同訴訟時效的抗辯權。
在這里,其與前述一般保證情況的區別為:①權利主張的對象不同:前者為保證人;后者為債務人。②權利行使的方式不同:后者須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否則(一般)保證人免責;前者無限制,可以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也可以為其他方式,如以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通知了保證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否則(連帶責任)保證人免責。
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期間,它們的共性主要有:
①兩者均為除斥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延長的情況。
②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這就要求約定的保證期間必須明確,否則適用這里的規定,不適用約定。
③在保證期間約定情況下,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這里要求約定的保證期間必須長于(多于)主債務履行期限,否則視為沒有約定,適用法定期間(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④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注意這里的情況,即保證期間為2年,而不是6個月。在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話,保證期間則為2年。
3、最高額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
最高額保證人的特定抗辯事由主要就是保證期間的情況。其與一般保證以及連帶責任保證的期限均相同,為六個月;它們的區別就是保證期間的起算點不盡相同。即:最高額保證合同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有保證人清償債務期限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最高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六個月(《擔保法解釋》第37條規定)。
以上內容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保證人免責以及抗辯事由的一些法律內容,對于這部分的法律知識,小編已經在上文詳細的闡述過了,法律對于這個方面都有直接的規定,如果要提出抗辯的話,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如果事由成立的話,是可以得到支持的,有疑問的話可以登錄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