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作為保證人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依照《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依《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十五條規定,其他組織主要包括: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獨資企業、合伙企業;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聯營企業;3、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4、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5、經核準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據此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范圍較為明確。而對于可以作為保證人的公民,依照《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依其民事行為能力不同,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在《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中沒有規定作為保證人的公民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否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作為保證人為他人提供擔保。法律既無禁止性規定,則應理解為可以。
但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應區別對待。保證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這就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保證是一種單方的、義務性的合同,是代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如果公民不具備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又如何為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絕對不能擔任保證人的,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上法律均不予認可。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保證人與他人訂立保證合同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效力待定合同的規定來處理,即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保證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因為“行為能力限制制度在保護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靜態安全的同時維護了交易安全,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則”。而《擔保法》中應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擔任保證人為前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發布《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
2020-12-01公司減資未通知債權人怎么辦
2021-02-21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養老金補發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