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以“是”或者“不是”來回來,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來具體判斷。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之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由此可知,商業秘密需要同時具備秘密性、價值性、實用性、保密性。
1、所謂秘密性,即“不為公眾所知悉”,是指有關信息不為其所屬領域的相關人員普遍知悉和容易獲得。實踐中,對秘密性的考察通常基于兩個因素:第一,商業秘密開發者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第二,他人正當獲取相同商業秘密的難易程度。
2、價值性和實用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不正當競爭司法解釋》)第十條之規定,所謂價值性和實用性,即“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是指有關信息具有現實的或者潛在的商業價值,能為權利人帶來競爭優勢。
3、所謂保密性,即“保密措施”,是指權利人為防止信息泄漏所采取的與其商業價值等具體情況相適應的合理保護措施。
二、哪些行為屬于侵犯商業秘密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的規定,下列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它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和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國家工商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對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對侵權物品作如下處理:
(1)責令并監督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件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
(2)監督侵犯人銷毀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生產的、流入市場將會造成商業秘密公開的產品。但權利人同意收購、銷售等其他處理方式的除外。
我國法律沒有列明商業秘密的具體內容,但是規定了商業秘密的屬性,只要符合機密性、價值性的信息,都有可能被判定為商業機密。建議朱先生和公司友好協商解決,如果無法達成一致也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可以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簽了勞動合同可以辭職嗎
2020-11-22房產抵押借款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10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