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后檢察院批捕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只是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采取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如果當事人被取保候審的,并不表示其不構成犯罪,也不能因此而表示來再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對于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如果仍會按正常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果檢察院認為符合逮捕條件、有逮捕必要的,仍然會批準逮捕。當然,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案情較輕且沒有其他特殊情況的,公安機關可不向檢察院申請批捕,在案件偵查終結將案件移送后,再由檢察院或法院根據具體案情來決定是否需要逮捕。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檢察院批捕后的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立即執行。
2、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偵辦刑事案件,對于一些犯罪嫌疑人可能采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在取保階段,犯罪嫌疑人應該遵守相關規定。如果違反規定情況嚴重的,檢察院可以批捕,撤銷取保候審。這里要注意,取保候審只是刑事強制措施,檢察院認定犯罪事實后,依然可以決定逮捕。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