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是我國最重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當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決定逮捕后,公安機關就會開始執行逮捕。那么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的程序是怎樣的呢?或許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逮捕執行程序的內容。
逮捕的執行程序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在接到執行逮捕的通知后,必須立即執行,并將執行的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的程序是: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立即執行。
2.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到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執行。
5.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將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
逮捕的適用機關
我國憲法第37條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逮捕由于是關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事情,所以我國對逮捕有嚴格的程序限制。例如,法律規定逮捕的執行人員不得少于2人,在進行逮捕之前需要簽發逮捕證等等。詳細大家看完了小編收集的文章后,對逮捕的執行程序已經有所掌握,更多逮捕的法律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哪些人員組成?
2020-12-31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律師收費項目有哪些
2021-03-03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