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了取保候審要開庭嗎
取保候審不一定要開庭。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為取保候審。
1)需要根據具體案件情況,如果檢察院認為需要提起公訴的,那就會起訴、開庭、審理、宣判。
2)如果檢察機關認為不需要提起公訴的、或者公安機關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撤案的,那就就此結案,就不再有審理環節了。
二、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五種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一般司法機關不會主動采取取保候審,需要相關人員提出申請,而批準取保候審的前提自然是滿足條件,同時提供了保證。而不管有沒有批準取保候審,其實跟之后的開庭并沒有必然聯系。獲得了也可能出現開庭的情況,而沒有獲得批準也有不開庭的時候,這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分析。
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當地派出所會怎么做?
檢察院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從哪天開始算時間,可取保候審條件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