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解除取保候審什么意思
解除取保候審是指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取消取保候審的制度。
二、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這一規定即意味著,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對已經采取的強制措施的決定進行變更或者撤銷的權力。我們認為,這是適應案件的不同進展情況而作出的變通規定。應當說,這一規定是比較合適的。取保候審撤銷或者變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
3.發現采取取保候審決定不當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7.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8.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9.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審的被保證人或者說是保證對象,既然保證對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義,當然也應當予以撤銷。
11.保證人死亡、重傷或者出現其他喪失保證能力情形的。保證人是取保候審的義務主體,保證人資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證能力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或者喪失了保證能力,保證義務的履行就成為事實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審也就隨之應當予以變更。
12.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以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案件需要復議、復核的,或者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案件的審理少不了證據證明,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不能對案件進行審理,這一是為了保障案件能公平公正,同時也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對于案件不存在疑惑或者是證據充分的情況下, 或者是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期限屆滿的時候是可以解除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解除取保候審是不是沒事了
取保候審期滿以后怎么處理,取保候審后還會坐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撤銷婚姻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
2021-02-14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