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國家的一項公益事業,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由政府設立法律援助機構,屬于一種國家對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法律援助,社會的弱勢群體得到法律幫助。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申請法律援助的,下面我們來看看眉山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是什么。
一、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么?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請求國家賠償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2、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如果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二、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三、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回避。
四、受援人應履行的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準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應用法律援助還需要看案件類型是否符合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人應該向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申請成功后,受援人可以聯合律師一起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依法享有一些法律權利。受援人若非經濟十分困難,則依舊需要支付部分或者全部的法律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法律援助的范圍和申請程序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