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國家的一項公益事業,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由政府設立法律援助機構,屬于一種國家對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法律援助,社會的弱勢群體得到法律幫助。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申請法律援助的,下面我們來看看眉山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是什么。
一、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么?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請求國家賠償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2、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如果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二、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三、受援人享有哪些權利?
1、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2、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3、可以申請有利害沖突的法律援助審批人員回避。
四、受援人應履行的義務?
1、如實提供能證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材料及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減、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2、給法律援助人員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按規定的收費標準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
應用法律援助還需要看案件類型是否符合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人應該向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申請成功后,受援人可以聯合律師一起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依法享有一些法律權利。受援人若非經濟十分困難,則依舊需要支付部分或者全部的法律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法律援助的范圍和申請程序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逮捕后羈押期限是多久
2020-11-17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自建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