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打官司是需要支付訴訟費和律師費用的,但是如果原告或被告是弱勢群體或是極貧困群體是無法支付起訴訟費和律師費用,因此為了保障所有公民擁有合法的權利,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了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應該本著職業操守和道德操守應該為需要法律援助的客體給予幫助。
一、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
司法制度和職業道德精講: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
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主要有四種:
1、 是法律援助機構的專業人員;
2、 是律師事務所的律師;
3、 是公證機關的公證員;
4、 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其中律師主要提供訴訟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辯護、刑事訴訟代理和民事訴訟代理等)和非訴訟法律援助;公證員主要提供公證事項的法律援助;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詢、代書、普通非訴訟事項的幫助等簡易法律援助。另外,在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下,有條件的社會團體中的法律工作者和一些政法院校的師生也可以適當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在上述四種法律援助主體中,律師承擔了大部分的法律援助工作。以下僅介紹律師參加法律援助工作的相關問題。
根據律師法第42條的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是執業律師的法定義務。因此,對于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律師不得無故拒絕。但是,在實踐中,對某項特定的法律援助工作,經法律援助機構批準可以免除已指定律師的法律援助義務。具體有以下兩種情況:
1、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師有正當理由無法辦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時,應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書面材料,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批準,免除其承辦已指派法律援助案件的義務,此時法律援助機構應另行指派其他律師承辦該法律援助案件。
2、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師與受援人有明顯的利害沖突,應當回避的,免除被指派律師對所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義務。明顯的利害沖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指派的律師是同一案件其他當事人的代理人或法律顧問,且該當事人與受援人存在利害沖突的;
(2)指派的律師是同一案件其他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3)指派的律師與受援人存在其他利害沖突,可能影響公正實施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發現上述情況后,有權直接決定該律師回避,受指派的律師、受援人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回避,由法律援助機構決定是否回避。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執業律師進行法律援助工作基本上是無償的或者低償的。司法部《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律師每年必須無償辦理若干法律援助案件,案件的具體數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規定。必須指出的是,律師并不是辦理了無償的法律援助案件后即算履行了法律援助義務,他們還必須根據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辦理一定數量的有償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項。司法部《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律師在辦理無償的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項后還應當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繼續承辦有償的法律援助事項,當然這種有償實際上是低償的。
經過律霸小編的介紹,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主要由四類人組成,首先是法律援助的專業人員,其次是律師,再次是公務員,最后是基層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對于律師來說實施法律援助是法定的義務。當然如果上述四類人在參與法律援助事件中與當事人或者對方有利益上的沖突是需要履行回避制度的。
涉外離婚財產分割法律如何規定
軟件著作權登記有哪些法律意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離婚訴訟費多少錢
2021-02-25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