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人民法院都是可以決定采取保釋措施的,但此時需要被保釋人滿足相應的條件才行,那么大家知道法律規定的被保釋人條件有哪些嗎?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被保釋人條件有哪些
取保候審是強制措施中對人身的強制程度較輕的一種,適用取保候審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第60條、第65條、第75條的規定,對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的;
4、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
5、法定羈押期限屆滿尚不能結案的;
6、提請逮捕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
7、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以上七個條件只要具備其中之一就可以適用取保候審。
二、被取保候審人有哪些義務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根據不同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實踐中,要想獲得保釋,被保釋人條件是要滿足的,而此時還需要根據規定提供保證人或提交保證金,否則的話也是不能獲得保釋批準。但對于獲得保釋的人來講,此后又有一些具體的規定是需要遵守的。
涉嫌販毒少量可以保釋嗎
服刑期間可以保釋嗎?
保釋金會歸還嗎,是否會退還保釋金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終止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021-03-2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什么時候維權合適
2021-03-24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城鎮拆房賠償怎么計算
2021-03-19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離婚時裝修款如何補償,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1-26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